打開礦彩神奇世界
礦彩藝術作品展
在市博物館開展


20日上午,“礦彩覺悟”——礦彩藝術作品展在黃石市博物館開展。湖北師范大學校長雷儒金、黃石市美術家協會主席胡學文等領導和藝術界人士參加了開展儀式。

從古到今,傳統藝術作品極度注重顏色的運用。古人用所謂的“丹青”來指繪畫藝術,傳統的中國畫藝術就是一個色彩豐富的世界。在市博物館展出的《“礦彩覺悟”——礦彩藝術作品展》將帶廣大觀眾走進一個礦物顏料的神奇世界。

據策展人湖北師范大學美術學院丁建武教授介紹,礦彩,包括巖和土等礦物色彩,也包括金屬色彩,由于黃石多礦,礦冶文化歷史悠久,故名“礦彩”。國內有的學者將其稱之為“巖彩”,日本學界稱為“巖繪”,臺灣稱“膠彩”等??梢?,不同的學者對礦物色彩有不同的叫法,但是顏色的本質是相同的。即用有顏色的土或石頭以膠為媒介加以調和涂在石壁或物體上。
說到礦彩,也許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敦煌壁畫,雖然歷經千年的滄桑歲月,但那些精美的壁畫和彩塑仍然光彩鮮艷、色彩斑斕。顏料如此之多,為何獨愛礦彩呢?據丁建武教授介紹,敦煌壁畫之所以歷經千年不褪色,這與當時繪制時使用了穩定性強的礦物顏料有關。此外,以礦彩為顏料,更能突出畫面的礦物晶體質感,自然映射出其他畫種所不能傳達的事物本真。
中國古代的礦彩使用流傳悠久,自原始社會人類就有意識地將有色泥土涂抹于身體或裝飾于器皿中,但對色彩的采用記錄最早可追溯至商周時期,如在對石綠、石青、赭石、朱砂等顏色的使用記載中,明確記錄它們是經對天然礦石 的采集、分選、碎粉、研磨、提純、取精、漂白等制作工序并配以膠狀融合劑加工而成。?

繪畫史上常用來做顏料的礦物有辰砂、赤鐵礦、褐鐵礦、雄黃、雌黃、金、孔雀石、氯銅礦、藍銅礦、青金石、石膏、高嶺土、方解石、文石、云母、滑石、石墨、軟錳礦等。常用的幾種經典顏料在黃石都可以找到原礦。此外,金、銀、銅等金屬可以做成金銀銅箔(粉),金屬顏色在我國古代繪畫、建筑、文物等領域有廣泛的應用。例如,我們湖北人民所熟知的楚式漆器,就采用了天然礦物質為顏料,圖案瑰麗,永不褪色。



開展儀式上,市博物館館長柯尊紅向與會領導和嘉賓介紹了這個展覽的特殊意義:一是這個展覽不僅展出了繪畫作品,而且展出了作畫的原料,這就使展覽具備了科研價值和科普價值,提升了展覽的厚度和深度;二是這個展覽雖然展出的是新時代的作品,但它和黃石古老的歷史文化是緊密相連的。黃石是江南“聚寶盆”,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,這些礦產資源可以冶煉成各種金屬,為人類生產生活提供服務。同時,有的礦物是繪畫的原料,俗稱“礦彩”。據中央美院王書杰教授考證,古代很多礦彩顏色都產自湖北(黃石)。所以,這次展覽是對黃石“礦彩”文化的一次追尋、一次發掘、一次弘揚,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
世界各國的藝術家們都曾用礦物做顏料,在藝術的道路上無畏探索。石之精華,可在其表,可在其內。讓我們共同注目,這出由礦石碰撞出的多彩藝術之光!黃石市博物館期待與你相遇!
展出時間:2022年11月20日-12月20日
展出地址:黃石市博物館一樓二樓展廳
